词语查 词语查
nán

驳难(-nàn)

繁体駁難
  • 拼音bó nán
  • 注音ㄅㄛˊ ㄋㄢˊ

词语解释

❶ 亦作“驳难”。

❷ 驳诘,辩驳责难。

引证解释

❶ 亦作“駮难”。驳诘,辩驳责难。词语查由wWW.Cycha.coM提供
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暗惑》:“今聊与一二,加以驳难。”\r\n宋 苏轼 《论给田募役状》:“而左右大臣意在速成,且利宽剩钱以为它用,故更相駮难,遂不果行。”\r\n清 姚鼐 《仪郑堂记》:“迄 魏,王肃 駮难 郑 义,欲争其名,伪作古书,曲傅私説。”\r\n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大约以为驳难攻讦,至于忿詈,有违古之儒风,足以贻讥多士的罢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辩驳责难。

《魏书·卷七七·列传·辛雄》:「自后每有疑议,雄与公卿驳难,事多见从,于是公能之名甚盛。」

如:「荒谬的言论,应予驳难。」 (WWW.CYchA.coM)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批驳,责难:互相驳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