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查 词语查
yōumíng

幽明

  • 拼音yōu míng
  • 注音一ㄡ ㄇ一ㄥˊ

词语解释

❶ 指无形和有形的物像。

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

❷ 昼夜;阴阳。由词语查词语查提供

祭日于坛,祭月于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

❸ 指生与死,阴间与阳间。

师生恩义,邈若河山,遂成幽明永隔矣。人神幽明绝,朋好云雨乖。

❹ 善恶与贤愚。(cyChA.COM)

吾贱且辱,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。

引证解释

❶ 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。
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仰以观於天文,俯以察於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”
韩康伯 注:“幽明者,有形无形之象。”
宋 苏轼 《与钱济明》之三:“神药希代之宝,理贯幽明,未敢轻议。”

❷ 指昼夜;阴阳。

《礼记·祭义》:“祭日於坛,祭月於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”
郑玄 注:“幽明者,谓日照昼,月照夜。”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顺天地之纪,幽明之占,死生之説,存亡之难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幽,阴;明,阳也。”
鲁迅 《<两地书>序言》:“﹝我们﹞所讲的又不外乎学校风潮,本身情况,饭菜好坏,天气阴晴,而最坏的是我们当日居漫天幕中,幽明莫辨。”

❸ 指生与死;阴间与人间。

唐 元稹 《江陵三梦》诗:“平生每相梦,不省两相知,况乃幽阴隔,梦魂徒尔为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《冥音录》:“幽明路异,人鬼道殊,今者人事相接,亦万代一时,非偶然也。”

❹ 人与鬼神。

唐 李白 《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》:“皇 唐 叶有六圣,再造八极,镜照万方,幽明咸熙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》:“幽明永隔休炊黍,真俗相妨久絶弦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神女》:“家君感大德,无以相报,欲以妹子附为婚姻,恐以幽明见嫌也。”

❺ 指善恶;贤愚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三载考绩,三考黜陟幽明。”
孔 传:“三年有成,故以考功;九岁,则能否、幽明有别,黜退其幽者,升进其明者。”
宋 曾巩 《蔡燡河南运判制》:“夫均通货食,使物有羡赢;审覈幽明,使人知劝畏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有形和无形的现象,看不见的和看得见的。

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仰以观于天,俯以察于地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」

❷ 智愚或善恶。

《书经·舜典》:「三载考绩,三考黜陟幽明。」 词语查

❸ 昼夜。(wWw.cyCHA.com)

《礼记·祭义》:「祭日于坛,祭月于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」 词语查

❹ 人与鬼神之间。

《文选·颜延年·和谢灵运诗》:「人神幽明绝,朋好云雨乖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一〇·神女》:「家君感大德,无以相报,欲以妹子附为婚姻,恐以幽明见嫌也。」 (cyChA.COM)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①指无形和有形的物像: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。②昼夜;阴阳:祭日于坛,祭月于坎,以别幽明,以制上下。③指生与死,阴间与阳间:师生恩义,邈若河山,遂成幽明永隔矣|人神幽明绝,朋好云雨乖。④善恶与贤愚:吾贱且辱,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