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查 词语查
zhōngzhǐ

中旨

  • 拼音zhōng zhǐ
  • 注音ㄓㄨㄥ ㄓˇ

词语解释

❶ 皇帝的诏谕。唐·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。符合君主的意旨。

引证解释

❶ 皇帝的诏谕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赭白马赋》:“乃詔陪侍,奉述中旨。”
唐 罗隐 《使者》诗:“使者衔中旨,崎嶇万里行。”
清 蓝启肃 《送郭华野总制湖广》诗:“中旨纔传出 汉 宫,直教欢喜到儿童。”

❷ 唐 宋 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。(CyCHA.COM)
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方正》:“今奉太后中旨,有命学士草废立令。”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贯(童贯 )由此恃功,稍专军政,选置将吏,皆取中旨,不復关朝廷矣。”
《明史·邹智传》:“然或进退一人,处分一事,往往降中旨,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,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。”

❸ 符合君主的意旨。Www.CYChA.CoM词语查提供
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鞅 復见 孝公,益愈,然而未中旨。”
南朝 梁 沉约 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起予圣怀,发言中旨。”

国语辞典

❶ 皇帝的谕旨。

唐·罗隐〈使者〉诗:「使者衔中旨,崎岖万里行。」
《文选·颜延之·赭白马赋》:「乃诏陪侍,奉述中旨;末臣庸蔽,敢同献赋。」

❷ 唐、宋以后,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。

《宣和遗事·前集》:「贯由此恃功,稍专军政,选置将吏,皆取中旨,不复关朝廷矣。」
《明史·卷一七九·邹智传》:「然或进退一人,处分一事,往往降中旨,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,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。」

❶ 符合天子的意旨。

《文选·沈约·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「起予圣怀,发言中旨。」
《旧唐书·卷一四八·裴垍传》:「小心敬慎,甚称中旨。」 词语查WwW.CYcHA.coM提供

近音词 / 同音词

相关组词

网络解释

1.皇帝的诏谕。 2.唐宋以后不经中书门下而由内廷直接发出的敕谕。